2021-11-04 14:57:24
中國周刊訊(秦前松):科技是推動社會不斷發展的重要力量,法治為社會的有序運行保駕護航。10月30日上午,首屆“科技與法治·數智治理與智慧司法論壇”在南京舉行。
來自華東政法大學、廈門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省內外政法機關、高等院校、法學界、法律實務界、科學界和高新技術企業界等50余位專家學者共聚南京、跨界合作,圍繞如何構建智慧治理和智慧司法治理體系新模式展開深入研討。
論壇由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法治社會研究所、司法改革與現代化研究所與南京智盈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同主辦。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副院長程德文主持開幕式,江蘇法治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副院長龔廷泰教授和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錢世政教授分別主持論壇的主旨演講和主題發言。
南京智盈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張潔代表會議主辦方在致辭中提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實踐,把中國社會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制度優勢轉化為良法善治的治理效能,是國家治理現代化和全面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數字治理和智慧司法作為新時代中國法治現代化理論研究和實踐領域的兩個熱點性的關鍵詞,正受到各級政府、法學界、科技界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南京市雨花臺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袁修來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全面依法治國深入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十四五”期間,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共同體,深入探索新形勢下社會治理新發展方向,數字治理與智慧司法建設中的重大理論、技術與實踐等相關問題的研討,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
在論壇的主旨發言環節,華東政法大學數字法治研究院院長、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馬長山教授分享了他關于“數字法治新范式”的研究與思考。
科大訊飛副總裁、江蘇省法學會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劉江博士結合近年來人工智能在司法領域已有的應用實踐及成果,圍繞“科技與法治的相互關系”“數字賦能背景下公開的個人信息保護”“法治視角下數據與信息的區分及其意義”“智慧司法的數字化體系建設”等具體議題。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李玉生教授指出,科技和法治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兩大成果。二者相互影響且有著密切的共建關系。
廈門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郭春鎮教授認為,信息處理這對公開的個人信息的后續利用必須控制在合理范圍內,要在保護信息主體的人格尊嚴和人格自由的前提下,在目的正當性、手段正當性、收集與使用正當性的拘束下推動公開的個人信息的自由流轉。
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法治社會研究所所長龐正教授、星環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副總裁孫煜華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云區塊鏈首席架構師王磊分別做了精彩發言。
此次論壇專家學者們的演講精彩紛呈、高潮迭起、意義深遠!感謝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法治社會研究所、司法改革與現代化研究所給予共同主辦的機會,感謝雨花臺區政府領導的大力支持,才得以有了一場跨界融合的“頭腦風暴”成功舉辦!科技與法治是兩個互相影響,有著密切聯系的兩個事物,科技的發展將傳統法治引入新的領域,法治建設為科技安全提供有力保障這就需要我們用法律手段來抑制科技的濫用!
《數字法治》專題由華東政法大學數字法治研究院特約供稿。專題統籌:秦前松
編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