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6 9:47:18 來源:環球都市網 作者:趙洋
近日,由中鐵建設承建的拉林鐵路桑日站、加查站,在雅魯藏布江畔精彩亮相,標志著拉林鐵路工程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山南站效果圖
拉林鐵路全線全長435.48公里,設計時速160公里,全線在施客貨運站房9座,海拔在3200米以上的山南站、貢嘎站、扎囊站、桑日站、加查站,5座站房全部由中鐵建設承建,輻射沿線6個縣區、15個鄉鎮和40個村居,高原缺氧、高寒凍土等惡劣環境對建設者提出了更高挑戰。
2019年7月3日,拉林鐵路全線最大的客站之一——山南站第一根試樁成功打下,施工生產大幕正式拉開,緊隨其后其余四個站房也立即行動起來,整個團隊就像上足了弦的鐘表一樣,一刻不曾停歇。
中鐵建設拉林鐵路站房項目負責人荀少謙(右)正在跟BIM人員討論BIM應用情況
雖然項目團隊精心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但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環境,施工工作還是未能如期盼的那樣一帆風順,距山南站110公里之外的加查站,在樁基施工剛剛開始就遭遇了“下馬威”。在鉆機鉆到6米深處位置時,鉆頭與巖石的尖銳的摩擦聲從地下傳出,鉆進速度急劇下降,鉆頭提上后呈現明顯的由孤石造成的損壞,看到這一情況,時任工程部長的周雄軍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憂慮,而接下來的幾個樁基點位相繼出現了同樣的情況。
為了探明原因,他調來了挖機進行挖掘,所得結果印證了心中最壞的猜想——加查站地質實際情況與勘察單位提供的報告確有出入,報告中顯示的回填土在6米深處就變成了罕見的大直徑孤石和飄石,最大直徑長達兩米多、厚度高達三米多。趕赴現場的荀少謙緊急聯系了建設、設計、勘察、監理各家單位,共同商議下一步的施工辦法,并結合實際地質情況,對工程設備進行了二次調度,經過各方探討論證后,為提高施工效率、保證樁基施工質量,項目果斷改用沖擊鉆輔助旋挖鉆成孔的樁基施工方案,3臺沖擊鉆和4臺旋挖鉆并肩作戰,24小時人停機不停,確保了加查站樁基工程順利進行,其中最長的一根樁,連續鉆孔長達兩天才得以完成?!笆郎蠠o難事,只怕有心人!過程越艱辛,收獲的時候才會越喜悅?!睂τ谶@場攻堅戰,荀少謙給出了這樣的總結。
除了意料之外的地質難題,西藏本身紫外線強烈、晝夜溫差大、當地建材匱乏的實際情況也給施工帶來了不少困難——站房施工、保養難度大;建材運輸最近距離也要1600公里,最遠達3500公里,耗時久且路途兇險;每年10月材料運輸必經之路的各個埡口及海拔較高區域出現大面積積雪,道路駕駛難度一再升級,材料運輸周期時間無法控制……
面對一個又一個難題項目團隊絲毫沒有退縮,一方面,項目在中鐵建設集團工會的幫助下成立“荀少謙創新工作室”,積極開展高原勞動競賽、與西藏大學聯合成立科技攻關小組,為項目施工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其中經過多方研討提出使用的高耐久性混凝土施工技術,有效破解了高原高寒溫差大混凝土易開裂、強度無法保證的難題,另一方面,項目加大人力、物力、機械設備的投入,加大施工組織力度,強化各項管控措施,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現場施工日漸駛入快車道。
針對物資保障,荀少謙牽頭組織技術、成本、BIM背靠背算量,以三量對比的方式,測算材料計劃用量,進而做出最合理的安排和預判,準備的材料計劃和充裕的運輸周期,確保了每步工序結束時,下步工序所需材料無憂。同時,為保證現場混凝土優質供應,試驗員張廣修、郭興坤從開工建設起就一直駐點拌合站,用他們的專業、敬業、執著,保證每一次混凝土澆筑“糧草”充足,而項目部自行管理拌合站所積累的寶貴經驗,也為今后同類型站房工程建設提供了借鑒。
11月8日,拉林團隊在高原缺氧環境中用4個月時間打下43000立方混凝土,讓山南站成為全線第一個主體結構封頂的站房工程,隨后其余四座站房也在既定工期節點內如期封頂。精心施工的山南站成功摘得西藏自治區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稱號,實現了中鐵建設集團在雪域高原省部級獎項零的突破,并斬獲業主單位頒發的全線站房標段首張綠牌嘉獎。
目前,拉林鐵路桑日站、加查站建設已基本完成,山南站、貢嘎站、扎囊站正在進行裝飾裝修及機電設備安裝等收尾工作,預計今年6月具備通車條件。
作者:劉永洲、付澗梅
http://www.huanqiucity.com/gn/12081.html
編輯:楊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