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1 18:23:25 來源:中國經濟網
“我們看到一個交叉點正在興旺地發展,就是IT和BT(生物技術),其融合速度超過歷史上任何時刻。”在2021紅杉全球醫療健康產業峰會上,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分享了自己對AI醫療的看法。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逐漸成熟并在醫療健康領域不斷取得突破,人工智能結合醫療影像、輔助診斷、賦能新藥研發等應用場景不斷落地。AI醫療行業熱度提升,2020年我國AI醫療領域投資達到64.09億元,同比增長141.9%,就連騰訊、阿里、華為等科技巨頭亦紛紛入局。
更讓人欣喜的是,AI醫學影像在醫療健康領域不斷獲得商業化成功。數坤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馬春娥在峰會上透露,數坤科技的AI產品已經被三甲及基層醫院的臨床醫生高頻使用,數坤正在努力擴大AI產品在基層醫院的使用范圍,幫助更多基層患者盡快享受到更優質的醫療服務資源。
未來已來 AI+醫療引領數字醫療新趨勢
新興技術與醫療健康產業正在加速融合,資本市場也正向創新型醫療科技公司敞開大門。因此,AI醫療也成為了此次峰會的重頭戲。
“在醫院空間中,早期應用環境智能可使得臨床工作流程更加有效,并提升重癥監護室和手術室中的患者安全性”斯坦福大學教授李飛飛認為,對于未來的居家場景來說,大多數老年人的大部分時間會在家里度過,而AI傳感器將能夠幫助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更加獨立,并通過日常數據的收集進行慢病管理,以及身體康復的治療。
在李飛飛教授關于AI醫療話題的完美開場下,華為、騰訊、百度、數坤科技、科大訊飛等國內人工智能領先企業,將“AI+醫療”的未來趨勢討論推向高潮。
世界衛生組織數字醫療技術咨詢委員會專家、騰訊醫療副總裁吳文達認為,AI影像現在已經供不應求了,提高了很多醫生的工作效率。
科大訊飛醫療總裁陶曉東也認為醫療AI在本質上還是服務醫生和患者。“人工智能已經在很多領域展現出價值,包括輔助診斷、影像以及患者和醫生的精準匹配等。未來,AI會在越來越多的場景下展現它的價值,幫助到患者和醫生。”
“AI和醫療的結合,將有潛力提升整個醫療產業鏈上不同環節的效率,從基因組學的研究,到疫苗和藥物的篩選研制,到臨床的輔助診斷”華為云人工智能領域副總裁袁晶如是表示。
在數坤科技聯合創始人兼 CEO馬春娥看來,醫療資源的稀缺、分布不均衡等現實存在的問題讓很多人看不上病,而AI技術的美感正在于讓每個普通人,都能夠公平享受到醫療服務,這也是AI醫療企業的使命,希望數坤科技未來在智慧醫療里做最大的貢獻。
解決痛點 數坤AI獲臨床醫生高頻使用
對很多創業企業來說,AI在醫學診療領域的應用面臨著互聯網巨頭的競爭,但是能夠在醫療領域真正實現商業化落地的企業并不多,數坤科技無疑是最早實現臨床價值的一家AI企業。
幾年前馬春娥看到市場上出現的產品同質化程度高,集中在肺結節、糖網的篩查。她堅信,長期獲得商業化成功的只會是臨床價值很大的產品。2020年底,數坤科技獲得全球首張心臟冠脈狹窄AI醫療器械三類證,便已經迅速部署在了全國600多家醫院。
此外,國內大部分的AI影像產品都是基于二維醫學圖像研發輔助診斷產品。而數坤科技則在構建數字人體的思路下,相繼構建了“數字心”“數字腦”“數字肺”“數字腹”等產品。
馬春娥介紹,數坤科技在構建“數字心”時,首先把斷層的片子重建,用三維立體方式建立完整心臟,醫生能做進一步診斷。這不是心臟里某一個斑塊的檢測,醫生需要做很多工作。
馬春娥表示,數坤團隊從以上的認知出發,首先把器官數字化,例如在做頭頸產品時,先把頭頸整個解剖結構數字化,之后模擬影像科醫生的診斷思路在結構里找異常,對異常做定性、定量的分析,最后寫出一個報告,這可以符合影像醫生工作的思維模式。
“所以當我們的數字心部署到臨床日常工作之后,醫生們都非常喜歡,我們沿著這個思路又做了數字腦及其他產品,”馬春娥說,“病灶的檢測是技術角度上相對簡單的任務,但它能夠提供一定的價值,我們思考的是如何能夠把產品的價值做深,做臨床醫生特別喜歡的產品,尤其是解決心、腦這樣復雜場景的更多診斷。”
臨床醫生們喜歡數坤AI的另一大原因是,AI的介入重構了影像診療的工作流程,從掃描影像到結構化報告,可以從以前的兩三個小時縮短到現在的兩三分鐘,這讓臨床醫生大大節省了時間,也讓更多患者減少了排隊時間。
AI落地 更多普通人享受優質醫療
解決了臨床醫生的痛點,商業化自然水到渠成。
馬春娥表示,去年數坤的心血管AI診斷產品獲證后,很多醫院愿意自主采購,也有另一些醫院在與大設備的供應商協商采購合同時希望設備商搭配數坤的產品,由醫院進行采購。越來越多的設備廠商主動與數坤開始戰略合作,數坤不需要逐單銷售產品,而大設備的廠商標配數坤AI產品也能提升其價值,給客戶更好的解決方案。
馬春娥表示,數坤希望實現每一個影像都可以成為AI輔助生成的報告,每一個手術都可以由AI產品為它做輔助的手術規劃。而商業化只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更多普通人也將更快享受到優質的大三甲醫療資源。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數坤科技迅速部署渠道下沉,不斷將AI推進到基層縣域醫院。
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報道,去年12月,江蘇省興化市人民醫院于去年12月底引進了數坤科技研發生產的數字腦、數字心、數字肺人工智能影像系統,經過兩天的裝機培訓之后,醫院影像科的醫生們就能夠熟練運用該系統對患者進行智能診斷。
該醫院CT室主任劉興明表示,“醫院引入數坤科技的冠脈和頭頸CTA的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后,對于提升醫療效率和質量很有幫助,如今每天都在臨床高頻次使用。而有些疑難雜癥,患者們對我們的診斷還不太放心,當聽到是人工智能和醫生共同出具的報告之后,患者們反而消除了疑慮。”
把患者留在家門口,把影像醫生從繁瑣的閱片中解放出來,把三甲醫院醫生的經驗帶到基層,AI有效提升了基層醫院的診斷能力,讓分級診療制度能夠真正在基層醫院和患者當中扎根落地。
如今,數坤AI已經成為許多醫生不可或缺的醫療診斷工具,與醫生端和患者端形成了高度粘性關系。而這種被依賴性和高黏度性,更是投資機構們最為關切的投資決策依據。去年12月28日,數坤科技完成新一輪5.9億元人民幣融資,該輪融資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去年數坤科技累計完成近10億元融資,一躍成為AI影像領域的領頭羊。
http://www.ce.cn/cysc/yy/hydt/202103/30/t20210330_36424305.shtml
編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