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9 10:17:40 來源:中國周刊網 作者:宋宛 蔡玲瓏
“有了項目支持,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我很知足!”這兩天,家住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騰蛟鎮北溪村的陳先委開始在該鎮“以工代賑”小型泵站項目工地干活,每天能收入三四百元。
原本,陳先委張羅著去外地打工,他正愁自己年紀大了,出去找工作不好找,也放心不下家里。躊躇之際,聽說全縣正在大力推行以工代賑,雖然不太明白,但他決定試試。“以工代賑是指政府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工程,受賑濟者參加工程建設獲得勞務報酬,以此取代直接賑濟的一項扶持政策。”去村里打聽的陳先委一下子動了心,起初的顧慮也打消了,通過安全培訓、崗前培訓后,陳先委便上崗了。
據了解,為緩解農村勞動力增收壓力,去年以來,平陽縣水利局在施工建設中積極采用“以工代賑”管理模式,像泵站這類工程規模不大、技術含量不高的小型水田水利建設和維修養護等水利項目,就吸納了許多當地村民、低收入農戶等對象進行部分非技術施工。和陳先委一樣,2022年起至今,該縣已有468人在當地各個水利項目建設中務工,獲得勞務報酬94.38萬元。
“通過當地鄉鎮和村兩委號召,鼓勵支持閑散群眾參與義工代賑項目建設,目前我們已將156項水利工程納入以工代賑。”平陽縣水利局運行管理中心技術人員陳正好介紹道。從工程項目謀劃實施開始,水利局就聯合項目區所在鄉鎮把以工代賑方式融入到項目討論、報告編制及審批、施工合同等環節中,明確計劃吸納本地務工群眾數量、工資發放標準、發放工資方式等,確保把以工代賑方式落到實處。
在政策優化保障過程中,該縣還出臺相關監管辦法,建立健全制度,使全縣“以工代賑”項目管理不斷正規化、規范化,并聯合財政部門、農業部門明確以獎代補,加強項目資金管理,定期對項目進展、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公示,讓項目所在地群眾真切感受到以工代賑方式推行帶來的便利實惠。
而以工代賑帶來的,不僅僅是工資收入的增加。在實施以工代賑過程中,平陽縣立足農村低收入群眾實際,采取施工流程圖冊化實訓和以工代訓、傳幫帶新等措施,通過技能培訓,變“輸血”為造血。同時,在崗位開放上,該縣以鄉鎮放水員培訓為契機,組織村民對機埠泵站整體運行做全面講解,幫助務工村民掌握操作技能,為后期聘用村民放水員儲備技術力量。
“用人工,則貧民自食其力,以工代賑,莫便於斯;用機器,則奪小民之利矣。”中國自漢代以來就存在著“以工代賑”的經濟思想。以工代賑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完善分配制度、促進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目前,以工代賑的“四兩撥千斤”效應正在平陽縣深度發酵,激發著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志氣和“我要富”的動力,鄉村發展基礎不斷夯實,群眾增收渠道逐步拓寬。(宋宛 蔡玲瓏)
編輯:楊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