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9 10:15:48 來源:新華小記者 作者:新華小記者
一把剪刀,幾張紙,就能呈現出花鳥魚蟲、草木城池、人間萬象……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在我國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座城市的民間歷史,記錄著一座城市千百年來民間生活的文化精神。2020年12月19日,12名新華小記者走進韓城市西莊鎮西賈村剪紙工作間,一起感受剪紙文化的魅力。
“十二生肖”“韓城皮影”“民俗文化”,走進工作坊,小記者被一幅幅剪紙作品深深吸引。
首先,羅老師給小記者講解了剪紙的傳統文化,一件看似普通的剪紙作品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民族特色,一幅幅剪紙作品就是生活的剪影。羅老師告訴小記者:“早在漢代,隨著造紙術的發明,剪紙就出現了。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鳥獸、故事傳說等都是剪紙的素材。剪紙剪法上有陽剪,即留下勾畫形象的線條;陰剪,即剪去線條留下平面;有二者結合的陰陽剪、折疊紙而剪的對稱剪、陰影剪、圖案剪等”。
剪紙可以培養小記者的手眼協調能力,在剪紙的過程中,需要眼、手、心三者的結合,只有三者保持一致,才能夠剪出好的作品;還可以培養小記者的耐性,因為剪紙的過程相對復雜,需要有足夠的耐心。活動現場,羅老師為小記者演示了五角星的剪紙方法,看完演示,小記者迫不及待的想要剪出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通過此次活動,增強小記者對民間傳統藝術的興趣,培養小記者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讓小記者在活動中受到美的熏陶,同時傳承中國的民間傳統藝術。
新華小記者陳皓軒采訪剪紙非遺傳承人 羅建民
編輯:孫遠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