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7 16:15:06 作者:梅淑娥
全國人大代表徐濤
全國人大代表徐濤參加今年全國兩會時提出建議,呼吁盡快出臺《志愿者法》。
志愿服務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對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推動社會治理創新、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增進民生福祉發揮了重要作用。服務百姓生活、解決實際問題中凝聚群眾、引領群眾,完善體制機制,夯實基層基礎,提升服務效能上下功夫,推動學雷鋒志愿服務高質量發展。
同時,我國志愿服務事業也存在活動不夠規范、權益保障不夠有力、激勵機制不夠完善等問題。讓志愿者在開展志愿服務的同時,有法律的保護,同時也是讓志愿者受到規范和約束。
全國人大代表徐濤表示,在多年來從事志愿服務活動時,發現還存在幾個問題。一是過去一年,志愿者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志愿者人數也不斷地增多,但在開展不同志愿活動的同時,卻缺乏專業性技術的跟進,為了更精準、更及時、更有效地服務于對象,需要專業化的培訓,同時隨著志愿者服務團隊不斷地增多,卻發現有的團隊管理不善,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需要出臺合情合理合規合法的規章制度,不能把好事變成壞事。
二是志愿者在開展志愿服務過程中,志愿服務的種類更加多樣化,志愿者在開展志愿服務的同時,也會受到這樣或那樣的傷害,所以他們本人、家人也需要保護。另外對志愿者本人在接受不同崗位上崗前培訓的同時,卻發現他們和同崗位人員不一樣的待遇,讓志愿者本人在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心里有些許的委屈。
三是在開展志愿服務的過程中,在不同的崗位更需要有不同專業的志愿者隊伍加入,讓志愿者服務更準確更有效。
另外在非常時期,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志愿者克服種種困難,依然堅守抗疫的第一線,參與人數越來越多,服務的內容也越來越多樣化,讓我們感到特別欣慰的同時,如何保護志愿者的合法權益,讓志愿服務更專業更具體,健康合理地發展壯大。
全國人大代表徐濤介紹,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我國疫情防控一線涌現出了大量的愛心志愿者,他們舍身忘我,堅守崗位,任勞任怨,如何把志愿者服務有法可依,健康良性的發展壯大。通過這么多年地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社會公益、全民公益、全民參與,在我們看來,光有一腔熱血還不夠,更應該是在法律的框架內,讓志愿服務更高效、更科學,真正的好事辦好,社會期待出臺相關法律。為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雷鋒志愿服務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廣泛開展志愿服務關愛行動,健全志愿者服務體系,也需要盡快出臺《志愿者法》。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徐濤提出了以下六點建議。
一、志愿者在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同時,為了更精準服務于對象,志愿者本身也需要醫療培訓、消防知識、汽車養護、心理疏導、救援等項目的培訓,讓志愿者本身盡量全能化,為服務對象提供更精準、更優質的服務。
二、強化志愿服務團隊體制、體系建設,加強有效管理機制,更需要出臺相關合理合法的規章制度,杜絕打著做公益的旗號,做有損于國家利益、人民利益的事。
三、為了保護志愿者在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中不再受到傷害,不能讓英雄流汗流淚再流血,我們更應該啟動配套的保險機制,讓志愿者吃下定心丸,解決志愿者烈士英雄父母、老人、兒女的后顧之憂,看似平常的志愿服務,回過頭來想一想這里面也是有很多風險,我們能不能用法律規定,只要認定你在做志愿服務,保險機制就會啟動,志愿者們一旦遇到意外傷害、誤解、死亡,在這個時候,就應該給予他們本人、家屬給予救助補償,讓《志愿者法》的出臺為正義保駕護航。
四、隨著志愿者服務的多樣化開展,在不同崗位開展志愿服務的同時,應享受同等的防護標準及應有的保護措施,出臺《志愿者法》,讓志愿者享受到同行業的同等保護,讓志愿者本身有法可依,更加積極投入到志愿者服務活動中。
五、隨著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具體化,更應該需要具備專業化的志愿者,成為志愿者服務中的標桿,讓不同行業的退伍軍人加入到志愿服務隊伍中來,同樣享受志愿者同等的保護措施,讓退伍軍人成為志愿服務隊伍的一個亮點,讓志愿服務本身既有力量又有溫度。
六、過去有些人想做志愿者,但由于種種原因沒能如愿,但在疫情防控中,他們卻把藏在心里多年的想法變成了現實,成為了特殊時期最美的逆行者,越來越多的志愿者更希望《志愿者法》的出臺,讓志愿服務成為新時代老百姓心目中最暖心、最貼心、最關心、最舒心的服務。形成全民公益,全民參與,為法治中國平安建設出一份力,發一份熱。
全國人大代表徐濤表示,作為來自基層的人大代表,我一定會認真學習,扎實工作,用實際行動詮釋老百姓身邊最暖心、最貼心的代表,用心、用情、用實際行動講好中國故事,書寫故事里的中國,讓志愿者團隊在新時代穩中求進、健康良性地發展壯大。
編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