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a毛一级a看免费视频_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观看_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久久_一级a一片久久免费_欧亚一级毛片免费看_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_国产人成无码视频在线观看_一级毛片AAAAAA免费看

中國周刊

窯洞、紡車、秧歌激發靈感 春節序曲奏響歡樂

2021-02-11 11:26:44 來源:人民網

  延安東山革命文藝家博物館群。
  資料圖片

  延安安塞區馮家營,村民們表演腰鼓秧歌。
  本報記者張丹華攝

  延安魯迅藝術學院舊址。
  劉陽攝

  革命圣地延安。
  劉陽攝

  有一首樂曲,你不一定知道它的名字,但一定熟悉它的旋律。除夕夜,當家家戶戶的電視機里傳來它明快的節奏、流暢的音調時,一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就要開始了。它的名字就是《春節序曲》。誕生于20世紀50年代的《春節序曲》,自問世就受到人們的喜愛,成為中國人心中“喜慶、團圓”的符號。

  

  靈 感 

  轟轟烈烈的新秧歌運動

  1954年,作曲家李煥之走在溫暖的春風里,感受著新中國的勃勃生機。剎那間,他的思緒回到了1943年延安的新秧歌運動,在同樣明媚的春光里,軍民一起舞起了歡快的秧歌。李煥之的創作欲望突然被點燃了,他決定要寫一部真正有濃郁民族味的管弦樂作品。窯洞、窗花、紡車、秧歌……延安的一切此時都成了《春節序曲》的靈感來源。

  李煥之在《我的六十年作曲生涯》中寫道:“1954年我動手寫作一部管弦樂組曲《春節》,先把《序曲——大秧歌》譜寫出來,就交給中央歌舞團的管弦樂隊試奏……”

  談到秧歌和新秧歌運動,就不得不提到那次著名的延安文藝座談會。今日的延安,仍然可以尋訪到那次座談會的影子。

  陜西省延安市楊家嶺革命舊址,平整的院落里,大樹環繞,陽光用金線給楊家嶺中央辦公廳勾畫了一個鮮亮的輪廓,使這座石砌小樓,顯得格外耀眼。

  “因俯瞰形似飛機,所以中央辦公廳樓也稱飛機樓?!毖影彩袟罴規X革命舊址管理處副主任黨婕睿介紹,延安文藝座談會當年就是在這里召開的。

  中央辦公廳樓于1941年建成。共分為3層:一樓西廳是中央機關的餐廳,東廳是作戰研究室,后來改為中央圖書室;二樓是辦公室兼政治研究室;三樓是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的會議室。

  1942年5月2日至23日,100余位被邀請來的文藝界代表坐在這里的長條板凳上,舉行了3次大會和多次小組討論會,探討中國革命文藝的方向、道路和未來。

  在這里,毛澤東同志發表了《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文藝為人民大眾服務的根本方向。在《講話》精神的鼓舞下,文學、音樂、美術、戲劇、舞蹈等各藝術門類都呈現出嶄新的面貌,其中新秧歌運動尤其引人注目。

  魯 藝 

  文藝干部的高等學府

  新秧歌運動最先從小場子秧歌開始,產生了《南泥灣》《擁軍花鼓》這樣廣為人知的作品。

  李煥之創作《春節序曲》的第二樂章時,也是想起了當年看到的一段小場秧歌調。婉轉的旋律、優美的舞步,十幾年過去了,那段音樂依然深深印在他的腦海中,最終被他寫進了《春節序曲》充滿柔情的第二樂章中。而這一部分,后來又成為中央電視臺在每年除夕節目《一年又一年》的背景音樂。

  說到延安時期的文藝繁榮,就不得不提到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當時的李煥之正是魯藝的一名講師。

  1938年4月10日,魯迅藝術學院在陜西延安成立,這是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創辦的第一所培養抗戰文藝干部的高等學府。

  “這座建筑位于延安城東北5公里,中西文化交融,建筑既借鑒了古羅馬哥特式風格,又吸收了字匾、楹聯以及梅花、牡丹等中國元素?!毖影掺斔囄幕瘓@區講解員劉博說。

  為響應毛澤東同志“走出小魯藝,到大魯藝去”的號召,魯藝的文藝工作者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新秧歌運動。

  1943年春節,魯藝組成150余人的秧歌隊走上延安街頭,從此,秧歌隊的面貌煥然一新?!按笱砀桕犚早牭?、斧頭領頭,人物形象全是工、農、兵、機關干部、學生、少年兒童等,丑化的人物形象消失了?!眲⒉┱f。

  秧歌隊連續在楊家嶺、中央黨校、文化溝、聯防司令部等處表演,演出了著名的秧歌劇《兄妹開荒》以及《腰鼓》《旱船》等,足跡遍布延安城內外。自此次春節秧歌盛會后,每年的元旦、春節以及重大宣傳集會活動都要扭起火熱的秧歌來。

  傳 承 

  經久不衰的熾熱舞步

  熱情的秧歌舞步一直跳到今天。

  在延安,歡快喜慶的陜北大秧歌寄托著延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希冀。每逢喜慶日子、豐收年景、招待客人,人們就會扭起秧歌。

  近幾年,延安每年春節都要組織秧歌匯演,在雙擁大道1200米長的表演場地里,一隊隊秧歌飛紅蕩綠,一輛輛彩車流光溢彩,秧歌隊在傘頭的帶領下不斷變換隊形,隊員們時散時聚,扭到高潮時還和著鑼鼓的節拍發出“嗨、嗨”的喊聲。

  昔日的魯迅藝術學院舊址,也變成了嶄新的魯藝文化園區?!澳壳皥@區由一個核心區即‘六屆六中全會舊址、延安魯迅藝術學院舊址’,以及延安文藝紀念館、東山革命文藝家個人館區、西山藝術家實踐體驗區等7個部分組成?!濒斔囄幕瘓@區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王強介紹。

  “這些文物是在延安誕生的,讓它回到‘家’發揮更大的作用,是我們多年的愿望?!?020年10月16日,李煥之之子李大康將父親在延安時期的創作手稿、生活用品等珍貴文物鄭重交到魯藝文化園區工作人員手中。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在延安魯藝文化園區東山的一個院落,昂揚奮進的旋律從窯洞里飄了出來。這里是位于園區東側的革命文藝家博物館群。一排排整齊的窯洞,一件件珍貴的文物,每一院窯洞便是一位藝術家的個體博物館。這里已建成茅盾、丁玲、沙可夫、冼星海、賀敬之等20位革命文藝家個體館,繼續承載著熾熱的紅色革命文化,成為延安紅色文化之旅的重要組成部分。


  《 人民日報 》( 2021年02月11日 06 版)


編輯:海洋

已經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