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8 16:32:33 來源:新華網
早上8點半,奇安信數據安全工程師張麗娜來到辦公室,打開電腦“探針”一般地檢查大數據平臺的運行情況,探測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并及時出具解決方案。
網絡購物、線上理財、在線問診……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我們的生活每時每刻都在與大數據發生聯系,個人信息泄露等數據安全問題也時有發生。像張麗娜一樣的數據安全工程技術人員,就如同數據的“保鏢”,為互聯網筑起一道數據安全防線。
業內統計顯示,到2022年初,企業對網絡安全相關崗位的招聘需求,已經較2016年6月增長了約3.7倍。據教育部數據,到2027年,我國網絡安全人員缺口將達327萬人。
讓數據安全問題“理得清”“管得住”
數據是數字經濟的核心基礎。隨著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以個人信息泄露為代表的數據安全問題時有發生。
“數據安全問題和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數據泄露不僅可能造成個人或者企業財產損失,而且如果泄露的是涉及各個行業以及各個領域的重要數據,和國家安全都息息相關。”張麗娜對記者說。
正是看到了快速增長的數據安全市場需求,大學學習計算機專業的張麗娜畢業后進入了互聯網行業,成了一名數據安全工程師。
張麗娜的工作,包括數據安全風險評估服務、產品及解決方案、效果運行以及相關技術和產品的開發等,從而讓數據安全問題“理得清”“有感知”“管得住”。
以“有感知”為例,需要在數據的流轉過程中通過API接口(應用程序編程接口)作為切入點,監測API訪問行為是否正常、是否傳輸了敏感數據、相關的業務組件是否存在漏洞、是否正在被攻擊利用等一系列相關風險。
“假設某個API在某個時點的訪問量遠遠超過其日常訪問量,就很有可能出現了訪問異常,需要警惕是否存在數據風險。”張麗娜說,“這一崗位可以看作是給數據配了一個‘保鏢’,不限制數據的自由流動,但是確保數據走到哪里,安全措施跟到哪里。”
“從安全公司角度來看,保障數據安全要防止黑客通過網絡攻擊竊取、篡改、刪除、勒索數據。達成數據安全目標,需要在網絡、終端服務器、數據存儲和處理等層面建設內生安全系統。”奇安信行業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裴智勇說。
數據安全人才供不應求
2022年,人社部將“數據安全工程技術人員”作為新職業納入國家職業目錄。
一個新興崗位的出現,往往意味著某一類社會生產需求的快速增長。“如今,隨著數據交易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多的產品將數字化和網絡化,數據安全事件可能發生在很多行業,數據安全問題已經成為政府、企業不可回避的網絡安全問題。”裴智勇說。
嚴峻形勢之下,網絡安全領域人才需求激增,數據安全人才供不應求。根據奇安信和智聯招聘聯合發布的《2022網絡安全人才市場狀況研究報告》,到2022年初,企業對網絡安全相關崗位的招聘需求,已經較2016年6月增長了約3.7倍。另據教育部《網絡安全人才實戰能力白皮書》,到2027年,我國網絡安全人員缺口將達327萬人,而高校人才培養規模僅為3萬人/年。
“與其他絕大多數網絡安全相關崗位相比,數據安全工程技術人員,不僅需要熟練掌握網絡安全方面的各項基礎技能,還需要對生產業務系統有充分和深入的了解。因為數據本身是存儲和運行在業務系統之上的,不了解數據在業務系統中的產生、傳輸、存儲和消亡過程,就不能做到有效的數據安全防護。”裴智勇說。
據裴智勇介紹,目前數據安全工程技術人員需求較多的,主要是互聯網、金融和IT信息技術等行業,制造、交通、教育、醫療、電子政務等行業對于該職業的崗位需求正在快速增長。
網絡安全崗位職業前景光明
“數據安全相關職業需求激增,反映了國家對數字經濟、數據安全的重視提上了一個新的高度,也表明了對這個職業日后相關人才的培養、認證體系會逐步健全,為未來我國數字經濟以及數據安全提供系統化的保障。”張麗娜說。
近年來,數據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相關政策法規相繼出臺。2022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提出,強化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把安全貫穿數據供給、流通、使用全過程。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6部門日前發布的《關于促進數據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加強核心技術攻關,構建數據安全產品體系。
工信部網絡安全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鼓勵數據安全企業緊密圍繞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過程的數據安全保護需求,優化升級傳統數據安全產品,創新研發新興融合領域專用數據安全產品;加強數據安全產品與基礎軟硬件的適配發展,增強數據安全內生能力。
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數據安全監測監管等技術有望取得更多突破和應用,相關產業也會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根據上述《指導意見》,到2025年,我國數據安全產業基礎能力和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產業規模迅速擴大,數據安全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到2035年,數據安全產業進入繁榮成熟期。
在裴智勇看來,數據安全問題只是諸多網絡安全問題中的一個代表。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深入發展,全社會對網絡安全人才的需求正在與日俱增。“未來,相信將會有更多的網絡安全崗位被納入人社部職業信息,相關領域人才也將迎來更光明的職業前景。”他說。(記者 汪子旭)
編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