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質量建設城市的新征程中,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乘勢而上、開拓進取,拼搏實干、只爭朝夕,奮力譜寫加快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城市新篇章。近年來,鄄城縣融媒體中心充分發揮主流輿論陣地、綜合服務平臺和社區信息樞紐作用,堅持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多形式、立體式、全方位開展網絡素養教育,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加快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加快建設新型縣域主流媒體。合力打造有影響力的融媒體傳播平臺,鞏固壯大宣傳輿論主陣地,持續傳播鄄城發展“好聲音”。用好用活新技術、新手段,積極生產反映城市高質量發展、群眾喜聞樂見的精品力作,講好鄄城故事、增強鄄城自信。
守正創新 奏響融合發展最強音
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融媒體中心自2019年11月掛牌以來,始終堅持高站位、有聲色、精策劃,有效踐行著媒體人的神圣職責,扛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擔當,有力推動了該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并促進了融媒體事業發展。
做好重大主題宣傳是縣級融媒體中心的責任和使命。鄄城融媒體中心圍繞二十大報告提出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的重大部署,推出系列報道,開設專題專欄,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題,多角度圍繞全縣經濟發展,尤其在黨建、城市建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文化旅游等工作發生的可喜變化,策劃并推出了“這十年”“二十大時光”“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等一批重磅欄目。
吃透黨的二十大精神,鄄城融媒體中心把黨中央決策部署和本地區熱點事件、民生工程結合起來,將新聞的觸覺扎根在基層,記錄基層群眾的聲音,創作有地方特色、群眾關注的民生新聞,展現群眾的生活變化,在群眾生活中感悟生活的本質。記者們紛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加強對本地特色、優秀文化的挖掘和傳播,開辦更具地方特色的新聞欄目,結合新媒體發展的需要,通過抖音、快手生產短小、精準、吸引力強的信息,做優做精本地宣傳作品,打造有自己特色的融媒體產品,更好提升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通過一個個鮮活的典型事例,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人心,使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接地氣、冒熱氣,飛入“尋常百姓家”。
鄄城融媒體中心發揮典型示范作用,用生動鮮活的典型實例,聚焦到黨的十九大以來的重大成就和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上來。記者們帶著泥土氣息,有溫度、有深度地扎根基層,深入踐行“四力”;帶著問題進機關、下鄉村、到社區,深入一線采訪報道,把鏡頭聚焦基層干部群眾,把文字寫在田間地頭,把感情融入群眾心底,在基層一線掌握第一手資料,挖掘第一手素材,發現第一手故事,把真實、鮮活、感人的案例作為宣傳黨的二十大的源泉,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與此同時,開設了《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新聞專題,并在“兩微一端”平臺開設了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專欄,組織記者和各鎮、街通訊員進行集中系列宣傳報道。聚焦鄄城縣黨員、群眾的好經驗和好做法,掀起了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新高潮。
在鄄城縣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用一大批優秀作品團結和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為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貢獻“智媒”力量
“地方新聞發布,既要為一域增光,更要為全局添彩。”近日,山東省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省政府新聞發言人襲艷春在《第三屆中國新聞發言人論壇》上表示。
縣級融媒體作為距離基層群眾最近的新型主流媒體,通過構建“新聞+政務+服務+商務”運營模式,聚集海量用戶并建立用戶黏性,實現渠道下沉和資源整合,日益成為基層治理中的主流輿論陣地、綜合服務平臺與社區信息樞紐。
結合新媒體時代,鄄城縣融媒體中心不斷創新工作理念思路,積極大膽實踐;切實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著力培養新媒體專業技術人才,著力拓寬傳播渠道,提高新聞采集、編發的速度和質量; 聚焦鄄城日新月異的變化,加大宣傳報道力度,擴大宣傳陣地,不斷增強主流媒體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傳播好主流聲音。
鄄城融媒體中心深耕本土,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為生存策略,成為基層治理中感知社情民意的“神經末梢”,政策通達基層群眾的“毛細血管”。以本地群眾的多樣化需求為出發點,積極提供縣區特色公共服務,多形式開展互動,與受眾建立有效連接,提升用戶體驗,增強用戶活躍度和黏性。
鄄城縣融媒體中心加快數據化建設,讓數據智能真正成為破解基層社會治理難題的“技術密碼”,通過打造開放共享、多元共治的重要平臺,提升社會協同的治理效能,促進社會共識的形成,必將貢獻更多新時代“智媒力量”。
責任編輯:王燦燦 校對:楊文博
中國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