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衛沙坡頭 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市長馬洪海在全國兩會上詳細介紹了中衛市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建設進展及未來規劃。他表示,中衛市正加速推進“中國算力之都”建設,努力在數字經濟“黃金賽道”上實現彎道超車。 數字經濟發展成效顯著 自2024年提出支持寧夏加快建設“中國算力之都”以來,中衛市在數字經濟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國家發改委、國家數據局、工信部等部委高度重視,為寧夏解決了一系列關鍵問題,特別是在“東數西算”工程和全國一體化算力樞紐建設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 在過去一年中,中衛市的數字經濟發展呈現蓬勃態勢。截至2024年底,中衛市數據中心標準機架數量突破12.1萬架,同比增長40%;GPU算力卡數量從2023年底的不到2萬張增長至8.8萬張,算力規模達到4.4萬P,城市算力指數位居全國第四。此外,中衛市的數字經濟規模也實現了年度翻番,從0.5萬件增長至4萬件。 項目建設與產業生態加速完善 馬洪海介紹,中衛市正通過一系列重大項目推動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目前,中衛市已建成全國首批“萬卡級”智算基地,并計劃加快建設17個智算中心,推動18家算力中心落地,目標是實現26萬標準機架、21萬PFLOPS的算力規模。此外,中衛市還將繼續擴大數據中心集群規模,推動數據中心擴容升級,打造西部云基地數字經濟小鎮。 在產業生態方面,中衛市將圍繞數據中心建設,發展IT設備制造、數據存儲與處理、算力應用等全產業鏈業務,完善算力產業生態。同時,中衛市還將加強招商引資,推動數字信息產業規模達到130億元。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寧夏中衛市委副書記、市長馬洪海(中)在企業調研 中衛沙漠圖書館 中衛市沙坡頭旅游景區 政策支持與創新應用助力發展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將數字經濟作為寧夏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增長極,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建設算力樞紐、設立數字經濟引導基金等。中衛市也將在政務服務中引入DeepSeek等AI技術,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此外,中衛市還將通過強化安全保障、完善基礎設施和網絡數據安全防護體系,推進“數盾”安全體系和可信數據空間建設,確保數字經濟穩健發展。 在談到下一步發展時,馬洪海表示,中衛市將繼續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利用涼爽干燥的氣候和豐富的風、光、水資源,打造全國算力與電力協同發展的示范區。未來幾年,中衛市將進一步夯實數字信息底座,擴大數字經濟應用場景,助力寧夏在全國數字經濟領域占據重要地位。 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中衛市正逐步成為寧夏乃至全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新高地。通過持續優化政策環境、完善基礎設施和推動產業融合,中衛市有望在“中國算力之都”的建設中發揮核心引領作用,為寧夏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責任編輯:王燦燦 校對:海洋
中國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