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衛市人民醫院現代化中藥房 寧夏中衛市作為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城市,近年來,在醫療服務水平和資源配置上取得顯著成效,為當地醫療衛生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動力。 近年來,中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面落實政府辦醫主體責任。主要領導親自謀劃、協調、督導,出臺50多個改革文件,成立項目領導小組及6個工作專班,建立“周統計、月通報、季推進”工作機制,將項目納入重點督查事項。項目實施以來,多次召開專題推進會議,實地調研督導,解決問題。 同時,中衛市紀委監委對項目實施單位主要負責人開展提醒談話,嚴查項目腐敗問題,委托第三方機構審計,接受多方巡視巡察和調研督導,全方位保障項目規范實施。印發項目管理、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培訓項目管理人員,組織經驗交流,規范設備管理和檔案資料整理,全面強化項目管理。 中衛市按照“一體兩翼,雙輪驅動”思路,構建“1+3+5+5”診療新格局。創新城市醫療集團建設模式,整合市本級和沙坡頭區兩級醫療資源,以“1+1+X”模式組建市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總院,通過“五大管理中心”實現統一管理,每年財政保障50萬元運行經費。加快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推進“五統一”。借助自治區人民醫院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海原縣的契機,打造3家高水平醫院、9個自治區專科類區域醫療中心,織密五級衛生服務網絡。健全緊急醫學救援、中醫藥傳承創新、醫療服務、公共衛生、執紀監督五大體系,完成3個急救中心和22個急救分站建設,實現綜合醫院“五大中心”急診急救能力全覆蓋,中醫藥服務網絡有效運轉,12個市級專科聯盟發揮作用,65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80.85%,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更加健全。 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近三年來,中衛市借助“京寧”“閩寧”合作,引進專家45名、團隊9個,“組團式幫扶”專家71名。392名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基層幫扶,開展手術超千例。選派164名業務骨干赴知名醫療機構學習,385名到區內三級醫院進修,實施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項目,安置76人。專科診療能力顯著增強,建成多個國家級、自治區級、市級重點專科,新增新技術、新項目519項,自治區級科研立項20項,獲批適宜技術推廣項目3項。中寧縣人民醫院填補多項診療技術空白,海原縣人民醫院介入導管室完成心臟支架等手術260臺,寧南醫院構筑“南部山區急性腦卒中1.5小時黃金救治圈”,全市三級公立醫院出院患者四級手術比例提升至16.4%,市域內就診量達90%以上。 中醫藥服務能力方面,中衛市探索特色中醫藥綜合改革創新路徑。開展“智慧中醫體檢”,建成中醫藥煎配送中心,實現一體化服務。應用智能輔助診斷、給藥系統,全國首創硒砂五行沙療并全市域推廣,中寧縣開發10種養生調理產品,新增1家醫康養服務中心,中衛市中醫醫院成功創建為三級甲等中醫醫院。疾病防治能力提升,率先開展“七病”醫防一體化工作,7類疾病發病率下降,如布病發病率較去年同期下降49.60%。全市93%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國家服務能力基本標準,43%達推薦標準,基層診療量占比達66.2%,人均期望壽命由2021年76.6歲上升至2023年77.3歲。 中衛市“互聯網+醫療健康"一體化平臺 中衛市衛健委主任楊正權(右二)到中衛市醫院調研工作 中衛市中醫院 中衛市發揮國家(中衛)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和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雙節點”城市優勢,持續推進智慧醫院建設。打造區域互聯互通的“互聯網+醫療健康”一體化平臺,實現三大檢查、六大檢驗354個項目線上互認 。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模式,實現就醫“一碼通用”,開展預約診療、診間結算等便民服務,三級醫院預約診療率達90%。搭建六大遠程診療平臺,開展各類會診30余萬例,“互聯網+護理服務”8450余次。開展智能家醫“云上衛醫”服務,為23萬居民提供7×24小時AI健康管理服務,打造區域醫學影像大數據中心,推廣醫療器械唯一標識,實現監管全覆蓋。 在改革創新方面,中衛市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2021年以來5次對943項醫療服務項目調價,全市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收入占比由27.1%提升至35.2%,開展中寧縣人民醫院調整優化醫療收入結構寧夏試點。實施寧夏DIP支付方式改革試點,48家醫療機構實現統籌地區病種、DIP付費全覆蓋,率先開展安寧療護按床日付費,將340種日間手術病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485個藥品納入“雙通道”保障范圍。完善藥品耗材帶量采購機制,執行9批次國家組織集中帶量采購和344個品種省際聯盟集中帶量采購,集采藥品品種數達718種,中選藥品平均降幅50%,53家國采醫療機構獲醫保結余留用資金2031.1萬元,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網采率達76%。 深化薪酬制度改革方面,中衛市全面落實“兩個允許”要求,顯著提升了公立醫院的運行效率與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通過建立公立醫院薪酬總量動態調整機制,實現了公立醫院薪酬比例的100%動態調整,并推行院長年薪制,進一步優化了管理層的激勵機制。自2019年以來,公立醫院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量大幅增長,穩定收入比例提升,有效增強了醫務人員收入的穩定性。 中衛市衛健委通過實施城市醫療集團內部一體化管理,顯著降低了運營成本。集團總院年節約資金約1280多萬元,其中醫用耗材二次議價年節約114.24萬元。同時,三級公立醫院的平均住院日縮短,管理費用占比下降,穩定收入占比提升。這些舉措提高了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也為患者提供了更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黨建引領方面,中衛市全面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制定實施方案,選優配強11家公立醫院領導班子。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創建黨建示范點1個,打造黨建品牌3個,實施“雙培雙帶”工程。各公立醫院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和權力運行規則,確保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機制落實。 中衛市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總預算8億元,資金構成多元。2024年,實際到位資金71889萬元,支出70028萬元,到位資金支出率97%,預算執行進度87.53%。22項績效指標中19項達標,達標率86%。7大工程33項重點任務共311項具體任務,已完成98%,整體推進順利。 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的成功推進,為提升中衛市居民健康水平、推動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也為其他地區提供寶貴經驗。展望未來,中衛市衛健委主任楊正權表示,中衛市衛健委將持續深化改革,不斷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為人民群眾健康福祉保駕護航。
責任編輯:王燦燦 校對:海洋
中國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