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a毛一级a看免费视频_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观看_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久久_一级a一片久久免费_欧亚一级毛片免费看_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_国产人成无码视频在线观看_一级毛片AAAAAA免费看

當前位置:精彩專題 > 

廈門市推動青草藥中馬新聯合申遺

發布時間:2025-02-26 16:22:05|作者:孟江波
微信圖片_20250226161909.jpg

首屆保生青草藥文化節開幕式啟動儀式現場

微信圖片_20250226161920.jpg

“首屆保生青草藥文化節”主辦方代表合影

微信圖片_20250226161923.jpg

廈門市保生慈濟文化研究會“交接旗”儀式

微信圖片_20250226161927.jpg

首屆保生青草藥文化節暨慈濟北宮重建30周年和第29屆廈門保生慈濟文化節


2024年12月14日,首屆保生青草藥文化節暨慈濟北宮重建30周年,以及第29屆廈門保生慈濟文化節在廈門市海滄區溫厝慈濟北宮閩臺青草藥公園開幕。來自東南亞地區以及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等數百位嘉賓共話青草藥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共敘濃濃鄉情。開幕式現場,慈濟北宮理事會和新加坡廈門公會、馬來西亞勇全殿代表介紹,廈門正積極推動“閩臺青草藥”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推動由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聯合申報青草藥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此外,中馬青草藥文化節也在商討籌辦中,計劃一年在中國辦,一年在馬來西亞辦,新加坡、印尼、印度等國都可以加入。


馬來西亞僑生公會總會會長顏泳和說,中國和馬來西亞聯合申遺已經有一個非常成功的例子,就是“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系的儀式及相關實踐”項目,被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希望接下來作為閩南文化組成部分的青草藥文化,也能由中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一起申遺成功。上個月,馬來西亞邀請了十多個國家在吉隆坡召開世界傳統醫學大會,青草藥就是大會上的一個重要議題。“在馬來西亞,我們日常生活中一直用很多青草藥來解決喉嚨痛、咳嗽、灰指甲等問題。”顏泳和透露,他已經把青草藥帶入馬六甲的校園,也在籌備青草藥園,將與慈濟北宮閩臺青草藥園合作。


新加坡廈門公會會長汪家裕介紹,2023年和2022年,廈門保生青草藥傳習中心和慈濟北宮有關負責人兩次到新加坡廈門公會交流,并探討共同推動兩國青草藥的聯合傳承發展和聯合申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幾百年前,我們的老祖宗把青草藥帶到了南洋,帶到了新加坡,使得青草藥文化在新加坡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青草藥種植簡單,使用方便,價格便宜,降火、祛濕、退癀,甚至還可以做日常三餐的菜肴飲食。可惜,這些年我們沒有好好保護傳承,很多都丟掉了,我們現在要趕快行動起來,保護傳承好我們的青草藥。”

微信圖片_20250226161930.jpg

馬來西亞代表團在活動開幕前合影留念

微信圖片_20250226161935.jpg

新加坡廈門公會代表團與北京、廈門嘉賓代表在活動開幕前合影留念

微信圖片_20250226161938.jpg

廈門海滄華附實驗小學的小講解員講解“青草藥文化進校園”

微信圖片_20250226161942.jpg

慈濟北宮舉行聯合祭祀典禮

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葉細致介紹,閩臺青草藥是中醫藥的一個支脈,在傳承《黃帝內經》等中華醫藥的基礎上融入了對閩南天候、地氣、生物生態的認識,由閩南“醫祖”保生大帝開創。經過上千年的傳承和不斷豐富,閩臺青草藥隨著閩南先人漂洋過海,成為中華兒女的文化聯結。2022年,“閩臺青草藥”成為福建省第七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慈濟北宮保生青草藥傳習中心成為項目保護單位。


廈門市閩南文化保護發展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陳耕介紹,中國傳統醫藥發展存在兩條主線:治病與健康。治病的中醫藥因多種因素,發展較為充分。但著眼健康的傳統醫藥,因經濟效益欠佳,散落民間,大量流失,急需保護與搶救式傳承。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民間信俗(保生大帝信俗)和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閩臺青草藥,便是其中亟待關注的項目。依據文化旅游部非遺“1+1”保護指示,當地將這兩個項目有機融合,重點挖掘保生健康的文化內涵。保生青草藥文化,可用“德、智、診、藥、術”這五個字概括。


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林曉峰表示,研究會將全方位關注青草藥文化的國際交流,積極探索聯合申遺的可行路徑并為之貢獻專業力量。與此同時,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張立峰則以宏觀視角,點明了世界青草藥領域的發展趨勢。在他看來,各國青草藥文化正逐漸打破壁壘,交流互鑒的程度日益加深。這種美美與共的局面,正悄然匯聚成一股推動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建設的強大潮流,為全球健康事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一直以來,廈門市保生慈濟文化研究會會長蘇長海都在為推動保生慈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不懈努力,尤其在青草藥文化推廣方面發揮著關鍵引領作用。廈門市海滄區保生青草藥傳習中心主任程水燃介紹,廈門海滄溫厝慈濟北宮歷史底蘊深厚,始建于1157年,1994年6月啟動重建工程。為大力弘揚青草藥文化,慈濟北宮打造了閩臺青草藥園,園內種植500多種青草藥,科學劃分成草本、木本、藤本、水生、蔭生、藥食兩用六個園區。每個品種都設有銘牌,詳細標注學名、俗名、用途等信息,是閩南地區品種最為齊全的青草藥園。不僅如此,當地還設立了保生青草藥傳習中心,全力推動青草藥文化的傳承與科普。


為期兩天的活動,還舉辦了以“青草藥與人的健康”為主題的交流論壇,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李志勇研究員帶來了國家重點課題研究成果《中國民族民間醫藥的繁榮與發展——以納西醫藥調查為例》;馬來西亞文化藝術旅游部專家埃茲利納女士帶來了《跨文化交流——馬來草藥醫學與傳統宇宙觀敘事》。12月15日上午,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海峽兩岸的賓客共同參與“保生大帝信俗”祭祀典禮,并實地觀摩廈門青草藥文化進學校、進社區的試點單位,深入了解青草藥文化在基層的推廣與傳承情況。主辦方慈濟北宮理事會董事長程水杰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文化節為保生青草藥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搭建平臺,也為傳統醫藥文化的交流合作提供契機。


責任編輯:王燦燦 校對:海洋

中國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眾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