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在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9月5-7日,由商務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北京市商務局承辦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重點論壇板塊——2020中國電子商務大會在北京召開,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從大力發展數字商務、深化農村電商發展等六個方面為農村的電商改革與工作推進提出了進一步要求與建議。
匯通達作為在農村商業數字化領域實踐多年的企業代表亮相該論壇,匯通達副總裁孫超在論壇主題演講《從構建農村商業數字化底座,到推進產業數字化升級》中,向與會嘉賓詳細地分享了農村市場發展現狀,以及匯通達在用數字化手段搭建農村商業新基建、激活農村商業運轉效率、培育新農人打造新農商、推進端到端產業數字化升級等方面的實踐經驗。
匯通達副總裁孫超
賦能改造農村鄉鎮夫妻店 匯通達用數字化培育新農人打造新農商
部落、社群、分散性群居,是在生產力水平數千年緩步提升過程中,人類為了生存,圍繞傳統農業生產與協作等必備的自然資源、生產資料而形成的一種獨特穩固生態。
這些特殊的、穩定的農村生態背后所隱藏的地域廣、市場分散、區域差異大等特征也決定了在農村市場,現代化的消費互聯不能像城市那樣to C一盤棋,而是要打屬地化意見領袖的關鍵牌。鄉鎮夫妻老婆店,這個在傳統農村市場中不可取代的商品流通渠道,就是這樣一個極為典型的能夠打通農村市場特性的生活與消費場景,也是匯通達在多年農村商業實踐中始終圍繞的明確中心支點所在。
作為鄉鎮夫妻老婆的主體經營者,那些散落在全國各地農村市場的本地意見領袖們,在當地有店鋪、有人脈、有聲望、有做生意的能力和經驗,他們缺的是只是新的工具、新的技術、新的理念與商業思維方式。找到了問題的核心與癥結,匯通達的商品、工具、金融、活動、社群運營等“5+服務”也應用而生。
通過“5+服務”用新工具、新技術幫助夫妻老婆店把在線管理運營能力建立起來,讓原本只是一個鎮上的實體小店的夫妻門頭變成現在的實體店、網店、社群店,三店同開。可以說在過去的5到8年,匯通達本質上做的其實就是對傳統鄉鎮夫妻老婆店的升級和改造這一件事——事實上,這個過程也是匯通達對農村商業數字化的系統性升級和改造過程。
在2020年疫情影響的大背景下,匯通達更是從培育新農人,打造新農商角度出發,結合直播電商發展趨勢,為夫妻店主及時提供了諸多直播相關的工具與運營活動,讓手機成為了新的農具、直播成為了新的農活。
在匯通達的努力和幫助下,江蘇、浙江、山東、安徽、湖北諸多地區的鄉鎮夫妻店老板都用直播做起了生意并涌現出了不少成功案例。以江蘇海安的一個匯通達鄉鎮會員店為例,通過匯通達的數字化零售工具和鐵軍服務,一場直播產生43萬銷售,雖然店主不是專業主播,但在匯通達的活動賦能之下,幫助店主把直播變成新的門店經營方式。用孫超在現場的發言概括就是:“匯通達通過一系列的解決方案不僅打通了整個城鄉端的雙向流通,更通過數字化的賦能讓小店擁有了成熟可靠的線上線下零售能力”。
從流通端到產業端 匯通達用產業數字化全面激活農村商業運轉效率
以服務鄉鎮店為切入點對農村商業進行數字化改造,截止目前,匯通達已經構建起了一個在全國21省、1.9萬個鎮擁有超過14萬家鄉鎮會員店的新型流通渠道與商業數字化服務平臺。
而與此同時,在完成農村商業數字化的升級與改造之后,匯通達的“雙輪驅動”發展戰略也開始穩步推進。一方面,匯通達繼續堅守對鄉鎮會員店進行更大范圍與更深維度的改造與運營,一方面向產業鏈上游和中游的品牌商、工廠、代理商、銷售商、服務商等全面開放渠道、開放工具和系統、開放數據,逐步實現柔性供應鏈和C2M的農村商品定制化生產。
孫超在講解中這樣描述到:“匯通達希望通過對產業鏈上關鍵節點的拆解,能夠為產業鏈各個角色提供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實現更低的市場成本,更高的流通效率。從而進一步推進農村市場的產業數字化的升級,更為高效地攜手各方服務農村市場。”
孫超現場還提到,匯通達已經跟大量的工廠實現了深度的整合和數據的反哺,包括超威、匯鴻、三星、夏普等農資和農產都在做對應的戰略合作和工廠合作。而根據相關網絡資料顯示,匯通達目前的產業合作伙伴已經覆蓋家電、消費電子、農資農機、酒水、建材、交通出行等6大行業,與1000多家產業鏈企業進行合作。預計未來3到5年,這些行業每一個在農村都將形成萬億級的市場。
讓完成升級和改造后的匯通達會員體系內的鄉鎮門店作為支點,讓商品流通實現從端到端快速的集結和效率提升,通過終端反饋跟上游的廠家實現深度數字化的對接和服務跟蹤,通過全面開放平臺的能力和技術能力,讓更多產業鏈條上的優質廠商加入到農村產業互聯的開發與建設中來,實現了更好的農村商品和服務的雙向流通,讓廣大農村消費者也能享受更好的商品服務,這是匯通達始終不變的初心與努力方向所在。
責任編輯:楊文博 校對:楊文博
中國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