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山了一重云》
《陋室銘》
逯遠,原名逯建軍。早年跟隨啟功、沈鵬等大師學習書畫,后進入北京大學藝術系深造,師從楊辛教授。逯遠的藝術風格取歷代大師所長,古樸雋永、意味深長,具備極高的美學價值,藝術成就令人矚目。其作品多次入選中美協國展,多幅作品被國內外重要機構和社會名士收藏,藝術潛力巨大。《中國美術》主編、著名書畫評論家徐恩存為逯遠的作品手書十六篇好評文章,可見對其才藝的認可;著名美術教育家、評論家陳傳席也多次對逯遠作品贊賞與肯定。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文化素養的提升,藝術家的創作也在不斷地革新。青年書畫家逯遠對藝術的傳承與創新有著獨到的展現。他不拘泥于古人和先賢的繪畫、書寫之道,在傳承傳統元素的同時,不斷突破自我,嘗試創新,拓寬了傳統畫的人文境界,從而為其獨到的繪畫語言和畫風奠定了基礎。
逯遠在創作的道路上務實,他堅持人民藝術為人民的思想,多畫、多寫大眾喜愛和對社會有用的作品。其畫風簡樸,主題鮮明,有意境,有空間,有情趣,回味無窮,他善于用意境代替語言,用傳神的畫筆,勾勒出新時代的錦繡河山;他的書法平實而又玄妙,頗具“龍跳天門,虎臥崗闕”之風韻。“與字對話,讓字說話”是逯遠在書寫過程中所推崇的一種藝術境界。
知名美術評論家徐恩存對逯遠的書畫作品評價為:善于運用茁壯的線條,借用行書的線條樣態,營造意象的質地和肌理,而云煙、山巒、流水和叢林,都被其線條化了,讓人從象征意義與表現性上給以理解。其作品表現了現代人對于回歸大自然的渴望和期盼。
以逯遠繪畫作品《定風波》為例,其魅力在于其既有富有想象力的以虛寫實、以神寫形之美,又有現實的審美指向。換言之,這成為現代語境下充滿人文精神氣息的想象性飛揚。畫面上,云霧繚繞,仿佛置身于一個夢幻般的世界。那輕盈的云霧,如同仙女的紗裙,縹縹緲緲,給人以無限的遐想。而畫面中水的靜謐,承載著歲月的滄桑。逯遠以獨特的筆觸和色彩,將這一安然的景象展現得淋漓盡致。
逯遠的藝術得益于書畫兼修,既以書入畫,用筆滯澀渾厚,又拙重蒼茫,以畫入書,使他的書畫獲得了鮮明的形式感和可視性的特點。這種書畫相互融通的創作方式,使他的作品在形式上更加新穎獨特,內容上更加豐富多彩。他的書法作品,無論是楷書、行書還是草書,都充滿了生命的活力和藝術的魅力。
以逯遠書法作品《心游云水》為例,他在領會了前人的藝術觀之后,依自己的理解書寫了這一名篇。在形式感、可視性與點線運用中,都獨具要領。他巧妙地運用了楷書的工整與行書的流暢,每一個字都仿佛是一個跳動的音符,共同譜寫了一曲美妙的樂章。從境界格局入手,逯遠在剛柔相濟之中,以疏密、虛實,用墨濃淡、干濕的演繹與變化,給人以感染與審美享受。
特別是其草書《寵辱不驚》《其行幾》兩幅作品,更是展現了他深厚的書法功底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字體雖大小有別,但氣定神閑之心態與雍容大度的境界,都得到形象化表露。他運用細膩的筆觸和嚴謹的構圖,將書法的意境表現得淋漓盡致。每一個字都如同一個沉思的智者,靜靜地訴說著內心的感悟。而在《空山新雨后》中,他則以簡潔明快的筆觸,勾勒出充滿雅趣的意境。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情懷。
在書寫《猶如蓮花不著水》中,逯遠更是將書法的藝術魅力發揮到了極致。風格元氣充沛,清新脫俗,沉穩與飄逸并存,灑脫之情溢于毫端。每一筆都仿佛蘊含著無窮的力量,讓人感受什么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猶如蓮花不著水》
《新柳》
除了書法和繪畫,逯遠還對篆刻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他認為,篆刻是書法和繪畫的延伸和補充,是藝術家表達情感、展現個性的另一種方式。因此,他在篆刻創作上也下足了功夫,不斷鉆研和探索。他的篆刻作品,無論是印章還是閑章,都充滿了古樸典雅的氣息和獨特的藝術魅力。他善于運用各種刀法和章法,將文字和藝術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篆刻風格。
逯遠的藝術成就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經過長期的努力和積累逐漸形成的。他深知藝術的道路充滿了艱辛和挑戰,但他從未放棄過對藝術的追求和熱愛。他始終保持著一顆謙遜的心,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他善于從生活中汲取靈感,將生活中的點滴感悟融入作品中,使作品更加生動、更加有生命力。
同時,逯遠也非常注重藝術的傳承和發展。他認為,書畫藝術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因此,他積極參與各種藝術交流活動,與同行們切磋技藝、交流心得。他還熱衷于藝術教育事業,致力于培養更多的藝術人才。他經常在各大高校和藝術機構舉辦講座和培訓班,將自己的藝術經驗和心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一代。
在逯遠看來,藝術不僅是一種審美享受,更是一種精神追求。他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能夠激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傳遞正能量、弘揚真善美。因此,他在創作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情動人的原則,用真摯的情感和獨特的藝術語言去感染人、打動人。
正是憑借著對藝術的熱愛和執著追求,逯遠在書畫藝術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作品不僅在國內享有盛譽,還受到了國際友人的高度贊譽和收藏。他的藝術成就不僅體現在個人榮譽和作品收藏上,更體現在他對藝術事業的影響上。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藝術家精神和責任擔當。
展望未來,逯遠將繼續秉持著對藝術的熱愛和執著追求,不斷探索和創新。他將繼續深入生活、感悟人生,將更多的生活元素和情感融入作品中,使作品更加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人民。同時,他還將積極參與各種藝術交流活動和公益事業,為推動中國藝術事業的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
逯遠的藝術之路充滿了艱辛和挑戰,但他始終堅信:只要心中有夢、腳下有路,就一定能夠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藝術之路。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信念的真理性和可行性。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他將繼續保持著對藝術的熱愛和執著追求,不斷創造新的輝煌和成就。(作者徐恩存系畫家、美術評論家。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主編)
藝術簡介
逯遠現任中國國家藝術研究中心書畫研究院院長、陶瓷藝術研究院院長、人社部中國人才研究會書畫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考級中心評委、文化和旅游部中國山水畫創作院專職畫家、《中國書畫人才》雜志社編委、中藝國際展覽館館長。
責任編輯:王燦燦 校對:海洋
中國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