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a毛一级a看免费视频_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观看_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久久_一级a一片久久免费_欧亚一级毛片免费看_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_国产人成无码视频在线观看_一级毛片AAAAAA免费看

當前位置:書畫院 > 

李耀中:與古為新 教學相長

發布時間:2025-01-06 14:41:54|作者:張春華
微信圖片_20250106144059.jpg

李耀中書《題西林壁》(68×68cm)

青年書法家李耀中是一位教學相長而勇猛精進的實踐者,縱觀李耀中的書法作品,字里行間有著如他性格般的灑脫。他擅長用線條表達內心世界,抒發情感,一點一劃,輕重徐疾、抑揚頓挫,痛快淋漓,直抒胸臆,在整體上追求一種恬淡沖和境界,給人一種靜謐淡然之思。


他崇尚古人,重視吸取古代名碑名帖的藝術精華,對書法傳統的學習從不間斷。因此,他的創作顯露出較為明顯的傳統痕跡。然而,書法藝術博大精深,沒有數十年的寒窗研習,博采眾長,難以達到一定高度。李耀中曾是位語文教師,書法雖然是他的業余愛好,但他卻能在繁雜的教學之余潛心創作。


生活中的李耀中,對書法的熱衷并沒有停留在興趣和愛好上,而是把書法作為一種文化去傳承。他深知,傳承就是學習古人,不單單是臨帖,把字臨摹的相仿,更要學習消化,養成多思的習慣。為此,研習中,他不但思考字帖本身書法技術層面,還深入了解相關書史、書事、書識,以及注重對書法理論知識的掌握。可是,學習書法光靠刻苦是不夠,必須既講究科學的方法,又要更新觀念。如果說研習古代書法名家經典使李耀中提高了運筆、章法、墨法上的運用技巧,那么現實生活給了李耀中獨特的取法角度:從深海魚在海中漫游的漂亮姿態,李耀中認為書法線條也應該如此搖曳多姿,靈活多變;從雙人花樣滑冰中,感悟節奏流暢,開合有度,一氣呵成,當行則行,當止則止的用筆;從打籃球、駕車甚至使用筷子這些身邊事的聯想中,獲得對書法執筆、運筆、發力、結構、章法等等的有益的啟示。


李耀中的書法風格明顯與他語文教師職業和書法培訓師的經歷以及他的個性有著極大的關聯。李耀中擅長行草,其以“二王”為基,以韻為神,參以金文之古樸,北碑之雄峻,形成樸茂自然,空靈蕭散,形神兼備的藝術風格。讀之給人一種“字里金生,行間玉潤”的感覺。


同時,他的書法在用墨上,沉著穩健,又有意外之筆,可謂妙手偶得,充分體現了他追求生拙老辣的個人風格。


李耀中的書作五體皆工,且各有特色。他的小楷,取橫勢,寬綽、扁平,在保持鐘繇小楷的特點外,又將橫勢逐漸變為取縱勢,筆法精練靈活,行筆方圓相濟,在蕭散虛和的韻致間散射出溫文爾雅的氣象。李耀中的隸書,多用圓筆,取篆勢,點畫圓勁,內涵蘊藉,偶有方筆,體勢端莊飄逸,筆短意長,而意趣綿密,既展示出他深厚的古典書風,又煥發出時代的清晰印跡。他的行草以帖為旨歸,博涉多優,曾沉潛于“二王”的韻致,復浸淫于懷素、張旭、孫過庭、蘇東坡、米芾、黃庭堅等的天真爛漫與放逸生奇,故結體寬綽而不散漫,疏密搭配得宜,行氣疏朗明晰而氣勢貫通。其篆隸書在中鋒用筆之余偶加以側鋒,盡顯古趣和生動,保持了篆隸工整、規范的氣息,整篇作品凝重靜穆。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聶成文先生見其作品后贊不絕口:“李耀中的書法路子純,方向準,不激不厲,恰到好處,整個作品浸透中庸思想,呈現清秀文雅的主體格調,生動活潑,精到耐看,為廣大青年學習書法很有啟發意義。”

微信圖片_20250106144102.jpg

李耀中書《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其一》(21×138cm )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李耀中已學習書法近三十年,但他一直在探索,他對自己的書法一直持一種不滿意的狀態,認為離自己的理想狀態還有一大段距離。同時,他也沒有過早地把自己恒定在某一定勢之下,而是在不斷深化傳統內涵的基礎上,漸漸地調整自己的風格走向。


李耀中有著傳統文化人的恬淡和當代教育工作者的勇于探索精神、謙虛謹慎的工作作風。雖然書法創作不是李耀中的主業,但作為書法培訓教師,李耀中的書法更是在教學中得以不斷提升。他還結合教學實際,自編教材,因材施教。他教學生從線條的訓練入手,讓學生們在線條的訓練中體會中國傳統書法筆法的奧秘。以傳授臨帖的方法,觀察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學會學習書法的方法。


李耀中的“快樂教育”法首先講求個性教育。“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大的效果,快速體會到成就的快樂。”這是李耀中多年來不懈追求的目標,為此,他不斷地探索各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注重共性的基礎上,針對學生的個性,運用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一般的書法教育通常要求學生從正楷入手,可李耀中通過實踐卻發現,根據學生個體的不同,可以從楷書入門,也可以從隸書入門、篆書入門,甚至有的學生直接從行書、草書入門,效果反而更加理想。因為順其天性,學生可以學得更加快樂,入門也就更加迅速。


以古為新,教學相長,成果豐碩的李耀中不負韶華,踏實而堅定,并以書法傳承人的擔當與責任,與時俱進,在筆墨間舞動出最美的韻律。


責任編輯:王燦燦 校對:海洋

中國周刊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公眾號

Top